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
來源:24直播網2025-03-06 06:42:32
近年來,作為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中鐵”)的全資子公司,中鐵國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鐵國資”),深刻把握新質生產力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使命,努力探索出了一條央企辦職業教育的新路徑。
中鐵國資及其管理的職業教育機構全面深化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的創新與改革,協同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積極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聚焦提升“六力”,加速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進程,并已取得顯著成效。如“十四五”期間,院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達98%,專業對口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且培養出了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火車頭獎章獲得者王足剛,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勞模、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白芝勇,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勞模、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王中美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高技能領軍人才。
中鐵國資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孫華謙、李玉博、付桂鑫、楊嘉等4名學生在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爭奪賽(高職組)——裝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賽項中榮獲銅獎
打造系列黨建品牌
提升思政引領力
思政引領力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思想根基。
堅持黨建引領創特色。中鐵國資及其管理的職業院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健全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持續深化“一黨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黨建品牌創建活動,成功打造了中鐵國資“先鋒·新資態”、中鐵干部管理培訓中心“育智·宏圖”、蘭州鐵路技師學院“蘭·立方”等系列黨建品牌,創建了具有中鐵特色的現代職業院校制度。
開辟思政教育新路徑。中鐵國資及其管理的職業院校在實際工作中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學,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編印了《傳承和弘揚中國中鐵“開路先鋒”文化讀本》,廣泛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開創了匯集時代特征、中鐵精神與地方特色的思政課建設新路徑。
培養高素質“四有”好老師。中鐵國資及其管理的職業院校健全教師選拔培養制度,建立集體備課、示范課堂、教學競賽、科學研究“四位一體”思政課教師日常培育機制,形成了“老中青傳幫帶、賽訓課三融合、齊備課手拉手、教學研趕上游”的良好局面。
2024年,貴州鐵路技師學院教師譚健和山海關鐵路技師學院教師龐明皓榮獲“全國模范教師”稱號,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王國博榮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2024年9月,中鐵國資2024年教師節表彰座談會在雄安新區召開)
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
提升人才競爭力
人才競爭力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標志。
大力支持院校發展。中鐵國資秉承“產業是基礎、教育是重點、核心在于融合”的理念,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在改善辦學條件、共享教學資源、共建實訓基地等方面均給予了院校大力支持,扶優扶強為重點院校購置土地2000余畝建設新校區。公司黨委抓好“領頭雁”這一主體,精心選拔并配備了能力強、素質過硬、群眾基礎好的管理干部,以充實和優化院校領導班子,有力推動了各職業院校的發展。
穩步提升辦學能力。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被立項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被評為湖北省高水平專業群立項建設單位,鄭州鐵路技師學院、蘭州鐵路技師學院、貴州鐵路技師學院、衡水鐵路電氣化學校連續獲批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山海關鐵路技師學院在河北省年度辦學質量評估中獲評優秀,山西省鐵路工程學校獲批多個省級高水平實訓基地和品牌專業建設項目。
優化專業結構布局。踐行“遵循教育規律,彰顯行業特色,強化技能培養,注重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理念,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趨勢,對專業結構布局進行了優化調整,建設國家和省級重點專業50余個,3所院校成為“1+X”證書制度試點單位。
近年來,中鐵國資及其管理的職業院校建成省部級及以上專業教學團隊5個,獲評省級名師10人,建設省級以上技能大師工作室14個;編撰“書證融通”教材54本,主持參建省級以上專業教學資源庫10個;與企業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26個,基地覆蓋了軌道交通施工和運營的全周期、全崗位,形成了完整的實訓鏈條。2024年院校師生參加省部級及以上技能大賽獲獎400多人次。
中鐵國資蘭州鐵路技師學院劉磊(國家電工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正在對學生進行技術指導
完善科研創新機制
提升科技支撐力
科技支撐力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
激發創新活力,健全教科研機制。中國中鐵產教融合聯盟下設科技創新與技術服務專業委員會,制定了《關于深化校企合作協同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關于科研反哺教學工作實施意見》。中鐵國資專門制定了《教科研項目管理規定》,創造性提升了校企教科研資源配置效率,激發了創新內生動力。2024年,中鐵國資及所屬職業院校獲得省部級以上教科研課題立項28個。
聚焦產業需求,提升技術服務水平。中鐵國資及其管理的職業院校服務交通強國戰略,組建了專業高效的技術服務團隊,與企業共建了盾構、測量、軌道工程BIM技術應用協同創新中心,破解了高寒地區軌道交通建設的一系列技術難題。院校取得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微波法砂石含水量快速測量裝置》,已成功轉化并運用于參建雄忻高鐵等重大項目,榮獲中國中鐵職工“五小”優秀創新成果二等獎。
瞄準科技前沿,注重科研創新?!笆奈濉币詠?,院校教師參與企業科研課題項目62個,承擔和參與國家課題項目12個,獲得企校共有知識產權發明專利18個,累計獲得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學創杯”創新創業大賽等省級以上獎項150余項、國家獎項3項。
(中鐵國資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實景)
促進教育公平普惠
提升民生保障力
民生保障力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本質要求。
堅持面向人人,注重因材施教。中鐵國資秉持“使無業者獲業,使有業者樂其業”的職教理念,為所屬院校畢業生打造了“專業強、懂技術、會操作”的名片。鼓勵職業院校學生看到并挖掘自身優勢與潛力,如相較于普通高校畢業生,他們往往離職率更低、動手和實踐能力更強、對企業忠誠度更高。拓寬培訓模式,提升服務就業能力。中鐵國資強化校地合作、育訓結合,促進更多農民、返鄉農民工接受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2024年承辦國家鐵路局新時代鐵路建設產業工人安全技能培訓系列示范班,目前培訓總規模已達1.5萬人次。
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彰顯企業責任。中鐵國資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引導各院校緊抓“職教改革助力鄉村振興”契機,推行“學歷+技能”雙提升模式,先后與多個縣對點幫扶,促進鄉村青少年提升就業能力。2024年各院校進一步增加了對甘肅、寧夏、青海、貴州等西部地區省份的招生計劃指標。
(2024年1月12日,由國家鐵路局主辦,中國中鐵承辦,中鐵國資及鄭州鐵路技師學院、中鐵七局協辦的新時代鐵路建設產業工人安全技能培訓示范班在鄭州開班)
(2021年10月,中鐵國資鄭州鐵路技師學院與中國中鐵定點幫扶縣——山西省保德縣簽訂職業教育合作協議)
構建合作共贏體系
提升社會協同力
社會協同力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強化央地合作,拓寬辦學格局。中鐵國資始終秉承共建共享共贏的合作理念,服務“一體兩翼”職教發展戰略,與行業企業、地方政府共簽訂16個戰略合作協議,助力加快建設央地互動、區域聯動、政行企校協同的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新機制。兩所高職入選首批“中國中鐵工匠學院”,其中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成為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理事成員單位,并被中華全國鐵路總工會命名為“火車頭工匠學院”。搭建共享平臺,推進產教融合。2021年7月,中國中鐵被正式確定為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試點建設單位。2022年編制了職業教育五年規劃,成立了中國中鐵產教融合聯盟,出臺了《關于推進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聯盟建設重點和院校發展目標。完善服務體系,提升培訓質量。持續聚焦中國中鐵項目管理效益提升行動,構建以崗位任職標準為基礎,涵蓋項目“鐵三角”“五部兩室”等管理層人員、現場關鍵管控人員和作業層核心工種的培訓課程與教材體系。中鐵干部管理培訓中心獲批國家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公司連續承辦國家二類大賽——中國中鐵職業技能競賽,并將承辦第三屆國賽盾構技術項目,打造了技能競賽品牌。
(2023年12月,首批中國中鐵工匠學院揭牌儀式在中鐵國資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舉辦)
(2024年8月,中鐵國資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承辦2024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國中鐵第六屆職業技能競賽試驗項目決賽開幕式現場)
拓展海外資源與市場
提升國際影響力
國際影響力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重點。
“職教出海”謀篇布局。中鐵國資充分發揮中國中鐵的傳統辦學優勢,統籌“引進來”與“走出去”,參加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產教融合發展論壇、第25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成為中國—中東歐國家產教融合聯盟副理事長單位。資源開發務求實效。中鐵國資積極推進中文和外語教育教學改革,探索開發集教學標準、培訓教材、教學資源、中國文化于一體的雙語資源包。有序推進教師培訓工作,構建“學院—系部—專業—個人”四級培訓體系,顯著提高了所屬院校教師的雙語教學能力和跨文化交際技能。重點項目有序落地。依托中國中鐵國際化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的支撐,所屬職業院校已為海外項目培訓了超過5000人次的專業人才,參與埃塞俄比亞高性能混凝土研發項目,與俄羅斯遠東國立交通大學開展聯合辦學。2024年,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與中鐵三局、埃塞俄比亞阿達瑪科技大學共建的“開物工坊”—詹天佑學院完成簽約。
(2024年11月,中鐵國資領導受邀出席2024年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期間參加“中國—印尼職業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未來,中鐵國資將繼續抓住國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與改革的大好機遇,服務中國中鐵等行業企業生產經營和人才隊伍建設實際與需求,著力破解制約產教深度融合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打造央企辦學典范,努力開創中國中鐵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供稿人| 中鐵國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薛?。?
TAG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