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分崩離析、用戶流失以及業績下滑等種種跡象表明,斗魚(DOYU.O)創始人涉賭的陰霾仍未散去。
來源:24直播網2025-04-22 06:51:42
證券之星注意到,“最高管理者”任思敏上任后,斗魚在業務結構、內部組織架構等方面均進行了調整,試圖通過多元化布局和優化資源配置進行自救。結合業績來看,以上措施暫時未能將斗魚從困境中拉出來,公司營利雙降的態勢仍在持續。
創始人涉賭陰霾未散,頭部主播分崩離析
作為頭部游戲直播平臺之一,斗魚早期的成功離不開對主播的挖掘與培養。據悉,斗魚成立之初,將大部分融資用于簽約主播,如熊貓直播臺柱的“旭旭寶寶”就被1.3億簽約費挖到了斗魚,隨后“PDD”官宣加入,推動斗魚再攀高峰。
2019年7月,斗魚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當天,公司創始人陳少杰與“PDD”“旭旭寶寶”等頭部主播一起在美國納斯達克現場敲鐘,一時風光無限。令人唏噓的是,斗魚的輝煌并未持續太久,隨著CEO陳少杰被捕,公司迎來至暗時刻。
證券之星注意到,2023年11月,陳少杰因涉嫌開設賭場罪被逮捕后,公司頭部主播開始分崩離析。
2024年4月,平臺內擁有2600萬粉絲的主播“一條小團團”因卷入陳少杰案件被捕。同年7月,曾與陳少杰一同出席納斯達克敲鐘的臺柱主播--“PDD”閃現平臺其他直播間,并表示過段時間將離開斗魚。更早之前,“斗魚一姐”的馮提莫及人氣主播“旭旭寶寶”紛紛離開斗魚并在抖音開啟首播。
這還未完,去年7月,斗魚還因陳少杰旗下公司卷入詐騙風波。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多名消費者在斗魚遭遇了“網絡詐騙”,在遵循賣家提供的步驟操作后,無意間開通了斗魚直播的免密支付,同時在短時間內向斗魚相關公司支付了1000元,用于購買斗魚直播“魚翅”幣。而扣款公司武漢甌越網視有限公司的實控人正是斗魚CEO陳少杰。 隨后,斗魚回應已緊急關閉免密支付渠道,并將協助用戶報案追回損失。
戰略調整未顯效,95后管理者難挽頹勢
證券之星注意到,陳少杰被捕后,斗魚董事會組成了臨時管理委員會,由該公司董事兼首席戰略官蘇明明、公司董事兼副總裁曹昊及公司副總裁任思敏組成。其中,任思敏是斗魚的最高管理者。
公告披露,任思敏于2021年6月加入公司,曾負責項目管理辦公室(“PMO”),負責項目管理和業務合規、流媒體管理和內容生態系統。不過,多家媒體報道,95后任思敏并非公司老員工,過去幾年主要負責陳少杰的行政工作。
在“最高管理者”任思敏上任后,其率先進行了內部組織架構調整。
2024年1月12日,抖音新成立內容生態部,負責主播內容產出、廠商合作、賽事生態體系搭建等,由臨時管理委員會成員、公司副總裁任思敏負責。同時,下設三個二級部門,分別為主播運營部、廠商項目部和賽事內容部。
有分析指出,此次架構調整的重點在于兩方面:一是整合核心業務資源,打破以往按區域和項目劃分的管理模式;二是新增主播產品部和廠商產品部,提供更多游戲相關服務。
其次,對于游戲直播行業來說,斗魚營收模式過于單一的問題一直被外界所詬病。為了降低對直播業務的依賴,公司也在進行多元化布局,從游戲道具售賣、游戲廣告和分發服務等方向入手。如斗魚加強賽事內容的商業化,借助平臺資源推動游戲推廣,并通過年度大促、游戲會員業務和多平臺營銷活動等方式,探索新的營收增長點。
而針對主播流失的問題,2024年6月,斗魚推出暑期主播招募計劃,投入百萬現金、千萬曝光資源,并打破傳統以特定游戲品類開播的主播招募模式,不限制開播品類,給予新人主播更多可直播內容的選擇,以此吸引更多主播入駐。
結合財報來看,以上措施暫時未能將斗魚從業績困境中拉出來。據2024年三季報顯示,斗魚在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0.6億元,同比下滑21.8%,已連續11個季度營收同比下滑。凈利潤方面,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三季度斗魚凈利潤為340萬,同比下跌95.54%;調整后的凈虧損為3980萬元,去年同期為7190萬元。
實際上,自2024年一季度開始,斗魚利潤由盈轉虧,該季度凈虧損8800萬元。公司前三季度累計凈虧損1.34億元,去年同期累計凈利潤為9774.3萬元。
有意思的是,虧損狀態下的斗魚進行大手筆分紅。2024年7月,斗魚發布公告稱,對截至2024年8月21日記錄在冊的普通股和美國存托股份(“ADS”)持有人派發每股9.76美元的特別現金股息,或每份美國存托股份9.76美元。
據悉,斗魚此次要支付的現金股息總額約為3億美元。其中,騰訊和陳少杰這兩位大股東是最大受益者。按照騰訊持股38.2%、陳少杰持股17.2%來計算,騰訊將獲得約1.14億美元的分紅,而身陷囹圄的陳少杰也將獲得約5160萬美元的分紅。
有分析指出,斗魚分紅行為是為了穩住投資者信心,穩定股價。從二級市場來看,分紅消息發布后,斗魚股價迎來一波上漲行情。不過,公司最新收盤價與其最高點98.992美元/股相比,跌超8成。
付費用戶、MAU雙雙下滑,直播收入跌超3成
分業務來看,斗魚目前主要有直播業務和創新業務、廣告等兩大業務。
其中,直播業務作為斗魚的支柱業務,該業務在三季度的收入同比下滑34.7%,為7.521億元,已連續多個季度出現下滑。而創新業務、廣告和其他收入雖同比增長49.4%,貢獻了3.11億元的收入,但尚未扛起公司創收大旗。
進一步研究發現,斗魚直播業務的下滑與MAU(月均活躍用戶數)以及總付費用戶數量下滑有關。
在MAU上,一方面,近年來,市場上沒有新的爆款游戲出現,直播內容沒有太大更新,難以吸引新用戶,加上公司營銷獲客投入減少,平臺在MAU數據上面臨更大壓力。另一方面,頭部主播的流失加劇了斗魚用戶規模持續下滑。財報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平均移動MAU為4210萬,而2023年同期為5170萬,同比下滑19%。
在付費用戶上,2024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的季度平均付費用戶數為340萬,同比下滑13%。總付費用戶數量下滑導致每位付費用戶的平均收入均有所下降,進一步影響斗魚的直播收入。
證券之星注意到,在平均付費用戶上,公司與另一頭部游戲主播平臺--虎牙分化明顯,虎牙在三季度同比小幅度增長至460萬,已超過斗魚。業內人士指出,這背后與平臺自身的特色有關,虎牙走專業路線,擁有更多電競賽事版權和專業電競選手,用戶以“看”為主;而斗魚走造星路線,用戶的打賞意愿更高,但隨著斗魚明星主播的“出逃”和新主播的斷檔,付費用戶也在減少。(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李若菡)
TAG標簽: